作为美食王国的中国以“精而雅致”、“百色百香”的美食而驰名海外。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”,民间的文化交融是国家间关系有力纽带。因此,中国美食扮演着融通中外的特殊角色。《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》指出,中国美食是各国受访者最喜欢的TOP5中国元素之一。此外,目前全美中餐馆超过5万家,中餐业在美国年销售额已超200亿,美国人每天要消费250多万份中餐。可见,中国美食作为的中国形象符号,发挥着“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”的重要作用。
本项研究以“中国美食”为研究核心,探究海外民众对中国美食的认知情况,通过研究分析,以便相关部门以“中国美食”为着力点,传输中国美食匠心与中国人生活的智慧,从而“以食为媒”输出中国美食与中华优秀文化,展现中国大国魅力。
二、方法设计1.调查方法
本次数据采集方式为在线样本库(模拟美国民众人口的样本池)和网络在线调查(人民日报客户端)。
2.调查时间
3.调查对象及样本分布
截止5月5日10点,本次调查共回收美国有效问卷1060份,国内有效问卷1444份。
4.置信度和误差
本次调查为简单随机抽样,在95%的置信度下,国内样本的允许抽样误差为2.6%,国外样本的允许抽样误差为3.0%。
【注】:因系统计算时采用四舍五入原则,导致各选项之和比100%有上下0.1%的波动,此属正常现象。
主要发现 发现一 美国受访者对“中国美食”最感兴趣问及“您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是什么”时,超半数(53.5%)的美国受访者对“中国美食”感兴趣,选择比例最高。其次为“文化风俗”,选择比例为42.1%,“风景名胜”(34.1%)和“中国历史”(32.6%)的选择比例均超过三成。美国受访者对中国剩余方面感兴趣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“当代中国人的生活”(28.1%)、“中医”(24.7%)、“‘中国制造’产品”(24.5%)、“环境状况”(18.9%)、“外交动态与国际关系”(17.3%)、“影视文娱”(16.5%)、“中国功夫”(16.0%)、“经济政策与市场机会”(12.1%)、“中文”(12.0%)、“中国共产党执政”(5.3%)。
问及“您是否了解中国美食”时,超九成(91.0%)的美国受访者表示了解“中国美食”,其中选择“非常了解”和“比较了解”的比例分别为38.2%和52.8%。此外,仅有8.9%的美国受访者表示不了解“中国美食”。由此可见,美国受访者对中国美食较为了解,中国美食为大多数美国民众所熟识。
问及所知晓的中国美食时,近八成(79.2%)的美国受访者知晓“春卷”,选择比例最高。其次为“左宗棠鸡”(71.1%)和“宫保鸡丁”(70.5%),选择比例也均超过七成。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“饺子”,以65.8%的选择比例排名第五,“李鸿章杂碎”(64.4%)排名第六。美国受访者对剩余中国美食的知晓度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“牛肉面”(51.9%)、“烤鸭/烧鸭”(51.0%)、“包子”(26.7%)、“扬州炒饭”(24.9%)、“煎饼”(23.5%)、“火锅”(18.7%)、“酸甜咕咾肉”(14.5%)、“麻婆豆腐”(13.4%)、“鱼香肉丝”(9.5%)、“肉夹馍”(6.0%)。
针对中国受访者,问及“您倾向于向外国友人推荐以下哪些中国美食?”时,中国传统美食“水饺、小笼包”的选择比例最高,为73.3%,其次为“火锅、麻辣烫”(69.3%),剩余美食及推荐度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“糖醋里脊”(46.4%)、“春卷”(42.4%)、“宫保鸡丁”(42.2%)、“炒饭”(30.0%)、“鸭血粉丝汤”(28.7%)、“烤鸭”(21.1%)。
由此可见,美国受访者对“春卷”情有独钟,在中国受访者眼中排在第四位,而备受中国受访者自豪的“水饺”在美国受访者眼中排在第四位,由此可见中美受访者由于饮食习惯和文化的不同,对美食的喜好也存在差异。
问及了解中国美食的方式时,超半数(54.9%)的美国受访者通过“朋友介绍”的方式了解中国美食。其次为“社交媒体(Facebook、Twitter等)”(22.4%)和“本国的电视”(20.2%),由此可见,朋友间的口碑传播为美国受访者了解中国美食的主要方式,此外,社交媒体和本国的电视对推广中国美食的作用亦不可忽视。
美国受访者了解中国美食的其他方式及选择比例又高到底分别为“本国的网络媒体”(15.4%)、“本国的报刊杂志”(14.9%)、“本国的记录片”(12.4%)、“本国的电影”(11.6%)、“中国的纪录片”(10.5%)、“中国的电影”(10.4%)、“书籍”(8.9%)、“中国的网络媒体”(7.1%)、“中国的动漫”(6.9%)、“中国的电视”(6.7%)、“本国的动漫”(6.3%),剩余方面的选择比例均不及5%。
总之,美国受访者了解中国美食的方式主要为朋友间的介绍及本国的媒体,其次为中国媒体的传播,除中国外的国外媒体渠道影响力最低。
欲看完整报告
请联系: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新媒体大厦7层
电话:+86-10-65367764 邮编:100026
邮箱:hqyq@globaltimes.com.cn